2022年11月12日至13日,第二届bevictor伟德官网“生命科学、医学、药学”博士后论坛在北京成功举办。论坛由bevictor伟德官网主办,医学院、药学院协办,bevictor伟德官网博士后联谊会伟德国际victor1946分会承办,旨在为校内从事生物及医药相关研究的博士后们提供一个高水平的交流平台,让青年学者们可以自由讨论和分享科研成果,促进实验室之间全方位、多角度的交叉与合作。
论坛邀请到了多位“生命科学、医学、药学”领域,在科研、投资以及成果转化方面取得突出成就的嘉宾作特邀报告,包括bevictor伟德官网副秘书长、北京清华工业开发研究院院长金勤献教授,伟德国际victor1946长聘教授、德国马普植物遗传与育种研究所“洪堡教授”柴继杰,bevictor伟德官网药学院副院长肖百龙教授,bevictor伟德官网机械工程系李曙光副教授,《Cell》期刊科学编辑杨扬博士,北京启航创业投资管理公司创始合伙人王春平女士以及华夏英泰(北京)生物技术有限公司联合创始人兼CEO赵学强博士。来自bevictor伟德官网、医学院和药学院的14名在站博士后作了精彩的口头报告和科学墙报展示。参会人员还包括生、医、药三个学院的博士后合作导师及200余位在站博士后。
11月12日上午论坛正式开幕,bevictor伟德官网俞立教授致开幕词。他表示,本届博士后论坛荣幸地邀请到了多位著名科学家、企业家和《Cell》杂志的科学编辑,并且设置了“Career Talk”专题,希望博士后们能够充分利用这个机会和特邀嘉宾进行深入交流,在接下来的学术研讨和海报交流环节,都能有所收获。

开幕式后,柴继杰教授作了题为“Biochemical mechanism of plant NLR signaling”的特邀报告。柴继杰团队主要利用拟南芥和水稻为模式系统,研究病原体激活植物体内免疫反应的分子机制。本次报告中,他向与会人员阐述了课题组利用结构生物学手段研究植物NLR信号的生化机制的科研历程,并介绍了其在植物免疫的重要调控作用。

12日下午,杨扬博士详细介绍了《Cell》杂志处理稿件的流程,并针对“如何向《Cell》期刊投稿”等问题给予了专业的解答。报告后,多位PI和博士后与杨扬博士进行了一对一的交流,大家表示获益匪浅。

赵学强博士以T细胞免疫治疗技术为例,深刻剖析了技术转化和产品开发的过程,并且讲述了生物技术研发公司对人才品质的需求点,希望为博士后们的职业规划提供一定的参考。

王春平女士结合具体数据,阐述了中国生物医药产业现状以及未来几年的发展趋势,全方面展示了我国医药产业发展的历程。在资本寒冬的大背景下,她以投资人的视角,为博士后创业的时间点以及项目的选择给出了具有重要参考价值的建议。

金勤献教授从事高校科研成果转化工作二十余年,拥有丰富的科研转化和企业孵化的经验。他介绍了清华工业开发研究院在科研成果转化方面的相关工作,并且利用丰富的经验和案例阐述了“如何推动创新药从实验室走向市场”的问题。

Career Talk环节,金勤献教授、王春平女士、赵学强博士以及五位生物医药领域创业公司负责人通过对话和现场交流的形式,给博士后们提供了丰富的与职业发展相关的信息和建议,帮助青年学者开阔视野、了解行业全貌。

13日上午,李曙光副教授作了题为“Particle robots inspired by collective cell migration”的特邀报告。李教授目前的研究方向主要包括集群机器人、折纸/折叠机器人、软体机器人以及类生命机器人,聚焦于AI辅助的机器人自动设计、自组装、自组织和自适应技术。报告中,他重点介绍了入选《Nature》期刊封面的“粒子机器人”项目相关工作。在这项工作中,机器人“粒子”能够涌现出像生物细胞一样的自组织、自适应的高级集群行为。

肖百龙教授作了题为“Feeling force with PIEZOs”的报告。肖教授团队致力于探究“哺乳动物如何感知机械力”的相关问题。本次报告中,他介绍了在哺乳动物中发现的首类机械门控阳离子通道——PIEZO通道,揭示了 PIEZO 将机械力高效转化成生物电信号的结构功能机制,探究了 PIEZO 所介导的广泛生理病理功能,并鉴定发现了相关小分子药物,为相关疾病的治疗提供了新的靶点机制与药物开发策略。

此外,来自伟德国际victor1946、医学院、药学院的14位博士后通过精彩的学术报告,展示了他们的科研成果。自由交流暨墙报展示环节,展出了38份科学墙报,内容涵盖了细胞生物学、微生物与免疫学、发育生物学、结构生物学、神经生物学等多个领域。
在这场高水平的学术盛会上,博士后和PI共同探讨科研领域的研究成果和发展前景,通过精彩的学术报告,让与会人员了解到各实验室、各研究领域取得的最新进展,墙报展示环节更是促进了大家的充分交流。最终,通过全体与会人员投票评选,产生了5位“最佳报告人”和10位“最佳墙报奖”获得者(名单见附录)。

为期两天的论坛圆满结束,俞立教授致闭幕词。他肯定了本次论坛所取得的成绩,向参与此次论坛筹备的工作人员表示了衷心感谢,并向与会嘉宾再一次发出诚挚邀请,希望明年大家还能够齐聚在一起,进行跨学科、跨院系的深度交流。

附录:
最佳报告人:洪雅强、王娟娟、姜东、杜志超、翟珂珂

最佳墙报奖:刘楠、康娜、徐魁、汪盼、马欣宇、毛优翔、李晓禾、孙磊、孟亚平、沈炜敏
